工作多年遇到很多想學PLC編程的人,經過一段時間學習后發出這樣的感慨:
為什么我學習了很多經典的教材,看了很多專家級別的PLC教學視頻,也去培訓機構進行了集中式的培訓學習,卻仍然無法完整編寫一個項目的程序?
三個誤區
1 認為學習PLC是必須要很高的學歷
這個想法是錯誤的,其實只需要初中畢業的學歷就可以(為什么要初中,因為初中以上才有物理這門學科,我們做電的,物理還是必須要懂一些的)!
PLC的起源,就是從我們電工的基礎之上發展起來的,PLC本來就是給我們電工人員使用的,不是給高科技分子使用的,這點我們要有絕對的自信,PLC里面的梯形圖,和我們的繼電器電路是一模一樣的!
2 認為要學會PLC,就必須記很多編程指令
首先我們要清楚,全世界有多少個品牌的PLC? 指令,我們是記不完的,但是一定要記住,PLC能做什么功能,一般應該怎么樣去實現!而差不多各大品牌的功能(指令)大同小異,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:
①找到它的用法,這個手冊上有,一般我們買PLC時,都可以要求供應商給你提供一本或電子版的。②然后用相應的功能(指令)達到我們需要的控制功能。往往實現同樣的功能,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或指令都可以實現。
3 認為成為一名自動化工程師要會多種品牌PLC
最重要的是要掌握一套系統的解決辦法,把一種品牌的PLC學精學透,剩下的就是舉一反三,查看相應的手冊,找出相應的功能,及其編程的方式,然后按照控制的思路一步一步地往PLC里編寫程序。
注意:編程思路遠遠要比記住指令重要千萬倍??!
判斷會不會plc關鍵在于能否解決具體問題
在成年人的世界里,哪有那么多的時間完整的學習?沒有人關心你學的怎么樣,需要的是你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。所以當有人問我是那一天學成的時候,我也不知道如何回答。我現有的能力只是在解決一個個問題后積累而得,經驗多了也就有能力完成項目了。
即使現在我有些能力,可是當一個項目擺在我面前的時候,我依然是先找示例,看看有沒有同事做過類似項目,網上請教有相關經驗的前輩。然后根據項目的需求,自己拼拼湊湊,修修改改做出一個雛形來。
或許你認為這樣太沒技術含量,為什么不自己從第一行開始編寫呢?因為這樣是解決這個問題較快、較省力的方式,公司請你來不是來炫技術的,是解決公司業務問題的。
既然我們的最終目的是解決具體的問題,那么就應以問題為導向去學習。許多人不贊同,認為這與從小受到的教育相互抵觸。他們認為若對PLC沒有全面的認知,在各種細節上沒有深入的了解,那么就不算掌握了這門知識,自然就談不上運用。
這些人肯定認為起初學了基礎知識卻沒能力編程的人,應再學習更高級的教材,學完之后自然就能編寫想要的任何程序了。若這樣的想法成立,那么經濟學家應該是這個世界上最富有的人,所有寫小說的人都應該是文學博士。
現實允許我們拿出大量時間來學習嗎?
我們所處的時代,是一個被碎片化的時代。你很難抽出一天時間什么都不做,專心的看PLC編程書籍。我相信你跟我一樣,只要坐下了5分鐘就忍不住拿出手機來,看看朋友圈有沒有更新。
成人的世界更是碎片化的,你要處理家庭、工作、學習各種各樣的問題。這種情況下你那里有三五年系統學習一門知識的時間,哪家公司會把職位留到你掌握了完備的知識后,絕大多數情況都是通過實戰解決學習和訓練問題。
新入PLC這行每天你都會碰見各種千奇百怪的問題,元件不認識、指令很繁瑣、軟件出各種毛病,這些都是行業碎片化的問題。然后,你只能硬著頭皮干上三個月,這三個月的折騰之后,差不多也能在腦海中對這行有了大概了解。能處理和應對日常問題后,經歷一段時間也就入門了。
我們都是普通人,作為一個普通人想要掌握一門學科的全部、洞悉技術全貌是不可能的,要等到那個時候再動手做事?
最優的plc學習方案應該是無論你處在什么水平,都用你現有的能力去解決問題。然后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,不斷積累經驗、總結方法。行動了就會有反饋,然后根據反饋調整調整行動,不斷嘗試各種方法,這才是成年人的學習方法。
工控資料窩